張海英說,“11251”即:始終圍繞轉型發展、富民強街的總目標不變;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借力地鐵經濟,發揮中興路、衛津南路經濟軸帶作用,發展高端商業,著力打造天祥工業園產業區;實現經濟發展由資源支撐向產業支撐轉變、實現社會管理由管理村民向服務居民轉變;重點實施“富強李七莊、安全李七莊、平安李七莊、優美李七莊、和諧李七莊”五大工程;強化黨的建設這一根本保障,為全街發展提供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和智力保障。
打造經濟發展的升級版,實現產業布局最優化。在產業培育上,由重單體建設向重產業鏈延伸轉型。以天山高科創新基地為引領,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鼓勵已落戶的企業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積極發展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實驗檢測、節能環保等科技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和現代物流業。在招商引資上,由重引進向前期引進和后期服務雙重并重轉型。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自貿區建設等多重疊加的重大機遇,整合招商資源,建好招商隊伍,健全招商網絡,創新招商機制。實行樓宇經濟招商專人負責和目標管理考核制,盤活樓宇資源。
打造環境建設的升級版,實現城市面貌現代化。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契機,鞏固提高李七莊街國家級衛生街、國家生態街創建水平,全面加強環境建設和城市管理水平。繼續推進“四清一綠”行動,繼續提高規劃管理水平,繼續提升土地規劃水平,繼續推進精細化管理,繼續提升街域文明程度。
打造改善民生的升級版,實現群眾生活舒適化。實施十項民心工程。改造提升中醫一附院周邊道路,打通瑞佳道、寶帶路、鳳來道、鳳展道等道路,啟動京華東道、秀川南路建設,提升改造祥興北路。新增就業1000人,轉移富余勞動力750人。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保障機制,擴大工資集體協商覆蓋面。完善《李七莊街青年創業扶持政策》,扶持一批優秀青年創業項目。推進教育優先發展,完成義務教育現代化提升及中小學硬件設施設備提升工程。擴大城鄉社會保險覆蓋面,落實農籍居民醫療保險補助等政策。探索實施《李七莊街重大疾病救助辦法》,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