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國信證券發布研報,由于國內多晶硅雙反的預期,上周,一線和二線多晶硅料出現上揚,這種情況和一到二月份的情況類似,在雙反的預期下,企業主主動上調了價格。
湘財證券財富管理中心投顧負責人王玲認為,如果征收高額的傾銷稅,國內或將采取其他保護措施。中國進口多晶硅中歐洲占據30%以上比例,對歐洲多晶硅進行雙反將是重要的反擊手段,將會導致多晶硅價格上漲,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等將從貿易戰中受益。
另一方面,硅片價格保持穩定。由于歐盟雙反,之前非大陸出產的硅片希望調高價格,但是目前雙反給予了兩個月的緩沖器,硅片價格調漲不再成立,而大陸地區硅片仍然維持穩定,因此,整體硅片價格維持穩定。電池片由于目前臺灣電池片和大陸電池片價格差異高于11.8%,因此臺灣電池片價格出現回落,而大陸電池片價格小幅上揚。
組件方面,雖然歐盟雙反最終還是征收了關稅,但是由于在6月到8月2個月的過渡期稅率僅為11.8%,因此在未來兩個月中,歐洲的電站經銷商可能會囤積部分組件電池片,因為雖然目前雙反可能存在和解的可能,但是畢竟不敢去博弈在8月6日之后完全不征稅,因此比較穩妥的做法仍然是先進行安裝,這樣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型組件企業的出貨壓力,避免未來保證開工率而爭搶國內等市場時的價格戰的可能。
組件價格方面,由于歐盟兩個月的緩沖期,加之組件的發運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因此組件發運需在6月底之前完成,組件價格漲勢還將維持一段時間。但幅度并不高,大約2毛左右。大部分廠家認為價格上漲也就在這兩個月,之后可能會下跌,對整個市場仍舊保持觀望的心態。部分企業有往歐洲多發貨的趨勢,但只能是暫時的,表示對歐洲市場信心仍舊不足,同時并沒有放棄對中東、澳洲以及日本等市場的開拓。雖然歐盟開放二個月的寬限期讓中國制產品可以大舉出貨,使得部分產能出現吃緊的現象,但并未造成供不應求局面,使得價格走向并未出現明顯變化,現貨市場的價格仍相對平穩。
6月17日,德國慕尼黑太陽能技術博覽會正式召開,雖然市場受雙反影響的紛擾似乎暫時平息,然而本屆展會中政策走向與產品仍是業界觀察和討論的重點。歐洲主要的項目業主,包括項目開發商(ProjectDeveloper)、工程統包商(EPC)、和其它相關業者對于歐盟推出反傾銷調查仍秉持強烈反對的態度。相關業者表示,由于補助金額持續下降,業者投資報酬率已大不如前,而且受到反傾銷調查的影響,近期組件價格持續上漲,影響業者投資的意愿。
除了政策之外,產品效率仍然是業者追求的重點。就目前的數據來看,超過14%的產品在成本上有望與傳統產品一較高下,然而業界更關心的是目前平均轉換效率為何?目前的產能利用率為何?整體平均效率何時能超過14%?上述問題攸關產品未來的競爭力,也關系到公司未來的發展。除此之外,由于德國通過儲能產品補助的相關法案,因此業者也推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使“創能+儲能”的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展會的另一個焦點。
中歐雙反戰如火如荼,各機構紛紛對這場貿易爭端的后果進行預測。長城證券報告顯示,在2012年歐洲市場的16GW需求中,從中國的進口比例近 70%;2013年,由于歐洲本土產能僅有4GW左右,不能滿足其12GW的需求量。即使中國企業面臨最為嚴厲的反傾銷稅,中國也不可能完全失去12GW 的歐洲市場。如果2013年8月6日臨時反傾銷稅提高至37.2%-67.9%,國內企業仍有可能通過海外設廠、海外代工等方式在歐洲剩余的8GW市場中取得接近一半的份額。報告認為,在歐洲之外,中國、日本、美國、南非等將成為新的主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