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韓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百余名能源領域專家、學者,蒞臨在此間舉行的“保定·中國電谷智慧能源國際創新峰會”,并就“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如何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及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進行研討。
據了解,此次峰會以“能源互聯,智慧共享”為主題,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信息中心、保定市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電力行業委員會協辦,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單位承辦。
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秘書長王益民介紹,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出臺,以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為構架的能源互聯網將成為實現中國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河北清潔能源資源豐富,新能源產業基礎好,目前,該省正在加快打造全程能源互聯網示范區,建設特高壓、智能電網、電能替代等一批重要項目。保定·中國電谷在新能源領域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為創建示范區做出了積極貢獻。
意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與環境委員會(ENEA)前主席、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羅·魯比亞在題為《未來能源挑戰》的演講中稱,全球變暖的潛在風險越來越嚴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到2020年,風能再生能源將會起到很大作用,而太陽能也是一個發展趨勢。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采用風能發電,就是很好的能源供給,地熱、頁巖氣資源等也將成為必不可少的清潔能源。
韓國電力子公司社長金炳塾稱,韓國與中國合作構建的智能電網產業,就是新能源的成功案例。2015年,自己曾到此間華北電力大學科技研究院對接,就相關領域進行交流,希望搭建合作橋梁,實現互利共贏。
保定·中國電谷是全國領先的太陽能光伏設備生產基地,在承接京津冀能源電力行業協同發展、做大做強智能電網和新能源產業鏈方面擔當著重要角色。近年來,河北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力構建光電、光電、輸變電和電力自動化設計制造四大特色產業體系,是科技部首批設立的國家“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創新弄產業集群”,并獲批八個相關國家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