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健全資源利用回收體系,構建循環型產業鏈條,倡導綠色消費,推動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生態文明考核評價、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和排污權交易等制度,切實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保持好天藍、地綠、水凈、空氣清新的人居環境。”1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劉慧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表示,要在綠色發展上下更大功夫,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上項目、搞建設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承載力,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特別是對已經出現的霧霾、水質污染等問題,采取根治性措施,打好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決淘汰燃煤小鍋爐,保護好艾依河等湖泊濕地,在市民中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的生活方式,使銀川的天更藍、水更凈、空氣更清新。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健全科學合理的生態保護與補償機制,綜合治理重點流域、重點領域和生態脆弱區,加快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鞏固禁牧封育成果,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和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構建祖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到2020年,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5.8%。
寧夏人大代表王永耀說,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振奮人心,安排部署措施得力。對于石嘴山來說,要抓住國家治理水資源污染的機遇,連通沙湖和星海湖,既為生產生活提供水資源,又可以為發展全域旅游奠定基礎。建議自治區要出臺并爭取國家層面支持,給予石嘴山市礦山治理方面相關政策,努力恢復生態環境。
寧夏人大代表趙萬倉說,自治區在涇源縣實施生態資源和水資源補償機制試點工作,每年切塊下達專項資金,支持涇源縣加大生態資源和水資源保護工作,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建設同步推進。
寧夏人大代表劉立言說,加強環境保護力度,特別是要加快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確保全部工業園區企業都有污水處理的能力,優化招商引資環境,保護好碧水藍天、塞上江南、美麗寧夏這一名片。
寧夏人大代表張偉說,在生態修復方面,加大對石嘴山礦區生態恢復治理支持力度,在統籌抓好社會事業發展、解決礦區居民下遷安置的同時,重點加大石炭井、白笈溝礦區生態修復投入,在政策、項目和資金方面給予傾斜,遏制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勢頭。
寧夏人大代表賈紅邦說,吳忠市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方面走在了寧夏的前面,經濟增速高于能源消耗增速,這得益于結構調整,產業轉移。他建議,“十三五”規劃中將吳忠市定位為全區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從政策、資金、項目、生產要素配置等方面重點扶持引導;在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的分解、用能源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中給予傾斜,通過交易用能源權和碳排放權獲得生態補償資金支持,在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社區試點等國家、自治區節能低碳試點示范中給予項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