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石化正式宣布:頁巖氣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順利完成50億方/年產能建設目標。這標志著我國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一期正式建成投產,將對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加快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石化同時宣布:正式啟動二期50億方建設,力爭2017年建成百億方大氣田,這將使我國頁巖氣發展加速邁進大規模商業化發展階段。
涪陵頁巖氣田目前日產量可供3200萬戶家庭生活用氣。涪陵頁巖氣田一期產建目標提前順利完成,兌現了中國石化此前對社會的承諾。至目前,涪陵頁巖氣田累計生產頁巖氣38.88億方,最高日產量1620萬方。在1500萬方/天、54億方/年的水平下連續穩產1個月,順利建成50億方生產能力。在中國,一個三口之家如果用燃氣做飯,一天大約用氣0.5立方米,1600萬方頁巖氣可滿足3200萬戶家庭用氣需求。
中國石化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焦方正表示,中國第一個大型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順利建成50億方產能, 為我國頁巖氣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在中國能源開發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石化在勘探理論和開發技術系列、開發模式、產業化發展模式和裝備研發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些成果在涪陵頁巖氣田的成功實踐給了我們極大信心。中國擁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涪陵頁巖氣田形成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將有力支撐和加快推動我國頁巖氣戰略的實施,對推動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推進節能減排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是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翁杰明表示,一期50億方產能建設的順利完工以及涪陵頁巖氣田躍居全球除北美外最大的頁巖氣田,標志著我國開始了能源革命的新征程,意味著我國天然氣供應結構將由此出現重大變化。這對緩解我國天然氣供需矛盾,降低對外依存度,提升保障能力,改善民生需求,促進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污染都有重大意義。涪陵頁巖氣的成功是“五個發展”理念在重慶全面落地的經典案例,也是地方政府和中石化在能源戰略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對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構建和諧社會、強化省際合作和體現成果共享都有很強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頁巖氣開發屬于世界級難題,面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涪陵頁巖氣田三年勘探、三年開發,順利建成50億方產能,以“中國速度”,依靠“中國創造”,書寫“中國奇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成就一:創新形成海相頁巖氣勘探理論和開發技術系列。針對我國海相頁巖氣地表環境差、地質條件復雜等特點,創新提出“二元富集”理論,建立了選區評價標準;創新集成以頁巖氣藏綜合評價、水平井優快鉆井、長水平井分段壓裂試氣、試采開發和綠色開發配套為主的涪陵頁巖氣開發技術體系,有效突破了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技術瓶頸,為我國頁巖氣大規模勘探開發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成就二: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頁巖氣開發模式。涪陵頁巖氣勘探發現以來,探索形成了油公司體制、市場化運作、自主化創新、項目化管理的開發建設模式,創新形成的理論、技術、管理體系,以及互利共贏的企地合作模式,初步實現了國內首個頁巖氣示范區、示范基地的引領帶頭作用,為國內頁巖氣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參考。
成就三:創建了適合頁巖氣高效開發的產業化模式。建立以“市場化運作、項目化管理”為核心的油公司模式,實現了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開發成本不斷下降,單井投資較初期減少20%;創新“井工廠”生產組織模式,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創造了一系列工程施工的“涪陵速度”,鉆井、壓裂施工周期較初期減少40%左右;創立“標準化設計、標準化采購、模塊化建設、信息化提升”的地面建設模式,實現了頁巖氣地面集輸系統的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成撬、撬裝化安裝、數字化管理,樹立了頁巖氣田高效開發建設的典范。
成就四:實現了關鍵技術和裝備的國產化。自主研發了國內首臺步進式、輪軌式和導軌式鉆機、大功率3000型壓裂機組、連續油管作業車、帶壓作業車等大型裝備,以及螺桿、PDC鉆頭等鉆具組合和可鉆式橋塞等配套井下工具,實現了關鍵裝備和配套工具的國產化,打破國外壟斷,大批量投入現場應用,為我國頁巖氣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就五:實現了頁巖氣安全綠色開發。中國石化倡導并踐行綠色低碳開發。推行“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清潔生產方式,做到了水體保護有效、廢水重復利用、污水排放為零;推行“叢式井”設計、“標準化”施工等集約化用地措施,嚴格實施土地復墾方案,恢復生態原貌,單井土地征用面積較常規節約30%以上。
成就六:創建了企地合作共贏的典范。通過企地雙方簽訂《涪陵頁巖氣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協議》、成立頁巖氣合資公司、建立高層協調決策機制和月度聯席會議制度,將企業發展與政府協調服務融為一體,探索了企地合作的新模式。地方政府層層建立能源建設領導小組,為氣田建設創造了良好環境;企業嚴格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地方公共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并以頁巖氣勘探開發產業鏈為基礎,有效帶動地方就業,有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企地共享共贏。
近年來,美國頁巖氣產業快速發展,頁巖氣產量約占天然氣總產量的40%,大大提高了本國能源自給率,改變了美國能源消費結構,降低了能源的對外依賴,實現了能源自給。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頁巖氣開發是全球能源領域的一場革命,它不僅增加了全球天然氣產量,更對全球天然氣市場、能源供應格局、氣候變化政策甚至地緣政治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的開發建設,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應和環境效益。
一是有力推動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目前我國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僅為5.5%,遠低于同期世界平均24%的水平。2015年6月,涪陵頁巖氣搭乘中國石化川氣東送能源管道,已輸往華中、華東、華南地區,成為助力重慶市乃至沿途省市綠色發展的“福氣”。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的開發建設,在頁巖氣資源評價體系、工藝技術體系和壓裂裝備研發制造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預示著我國頁巖氣將迎來大規模勘探開發的新局面,將有力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二是極大促進節能減排,改善環境質量。研究表明,1立方米天然氣與相應可替代的煤炭相比,可減排二氧化碳40%-50%、氮氧化物44%-80%、二氧化硫和煙塵近100%。涪陵頁巖氣田50億方產能建成,可每年減排二氧化碳60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5500萬棵、近40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同時,減排二氧化硫15萬噸,氮氧化物近5萬噸。
三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惠及當地百姓。頁巖氣的開發、加工以及管網建設,給當地百姓生活、企業生產帶來了用氣上的便利,也帶來新的商機。中國石化與當地政府成立合資公司,共享頁巖氣開發建設成果;引進了25家當地供應商參與生產建設;為當地企業和燃氣公司供氣,保障當地用氣,并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據當地政府統計,“涪氣”已拉動涪陵區GDP增長1.5個百分點。焦石鎮干部盛潮洪說:“我琢磨著算了一下,每開發一口頁巖氣井,就會給焦石鎮帶來20萬—50萬元收入,這是真金白銀。”
下一步,中國石化將加強一期產能現場管理,同時加快二期產能建設區方案編制。初步規劃在涪陵區等地區部署90多個平臺300余口井,再新建50億方產能,力爭2017年建成100億方產能規模大氣田。未來,將跟蹤其它地區勘探進展,落實三期產能接替陣地。
中國石化秉承“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理念。始終把安全環保、綠色低碳作為重中之重,嚴格實行“廢水循環用、廢氣減排放、廢渣嚴處理”,促進“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勘探開發全過程清潔生產。繼續加強與重慶市政府在產業發展、社會事業、民生工程等多種領域、多方位的合作,堅持發展共謀、責任共擔、城鄉共建、互利雙贏,形成企地利益共享的長效機制。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頁巖氣商業開發的國家。2014年在美國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頁巖油氣峰會,授予中國石化“頁巖油氣國際先鋒獎”,以表彰北美以外世界首個頁巖氣重大商業發現,中國成為繼美國、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實現頁巖氣商業開發的國家。
涪陵頁巖氣田是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頁巖氣田。2014年3月,中國石化宣布涪陵頁巖氣田提前進入商業開發,率先取得頁巖氣勘探開發重大突破;2014年、2015年,國土資源部分別評審認定,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探明儲量3806億立方米,含氣面積383.54平方千米,成為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頁巖氣田;2015年,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通過專家組驗收,標志著涪陵頁巖氣田建成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