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產業稅收占主導
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本市三次產業實現稅收收入比為0.02:31.91:68.07,第三產業比重高于第二產業近3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主導地位業已形成。與此同時,第三產業結構更趨合理,除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外,其他行業也都亮點頻頻。
商業加速,房地產業減速。過去5年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迅猛增長,企業戶數增幅和稅收增速雙雙高于第三產業整體水平,今年1至8月繳納稅收1232.2億元,占第三產業稅收收入總量的23.9%,占比最高。同期,房地產業入庫稅收1069.9億元,同比增長12.7%,從2011年起,稅收占比已不足第三產業的20%。
金融業井噴式增收。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受證券市場上漲行情帶動,1至8月金融業稅收(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1123.2億元,同比增長42.9%,其中資本市場服務業稅收同比增長1.9倍,保險業稅收增長94%。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快速發展,1至8月,實現稅收818.7億元,同比增長23.4%,在第三產業中的稅收占比也從5年前的9.8%提高至15.8%。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該行業涵蓋眾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的企業,是享受高新技術稅收優惠政策比較集中的行業,減稅增收效應明顯。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1至8月稅收完成17.7億元,增長80.8%;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完成153.4億元,增長32.1%,較5年前企業戶數和稅收收入雙雙翻一番。
高端制造業增收明顯
在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稅收優惠政策也為第二產業輸入了轉型升級的動能。
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征收、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以及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有效緩解了生產設備更新換代的資金壓力,加快資金回籠,鼓勵企業向技術升級要效益?!?br />
第二產業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裝備制造業蓬勃發展。從企業數量看,截至今年8月末,第二產業中有高技術制造業448戶、戰略性新興產業3254戶以及裝備制造業416戶重點稅源企業,較5年前分別增長55.0%、39.0%和90.8%;從企業稅收看,三大行業的稅收規模均大幅提升,高技術制造業的稅收收入較5年前增長73.6%,戰略性新興產業稅收規模擴大84.0%,裝備制造業稅收收入增長71.9%。
“營改增”將繼續深化
市稅務部門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營改增”,針對金融業、建筑業(含不動產)、生活性服務業各自不同特點和情況,做好各項前期準備,特別是針對上海金融產業集中的特點,密切關注營改增對金融業上下游產業、本市金融中心建設以及對稅收收入的潛在影響,確保改革平穩落地,有序推進,為經濟轉型再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