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碳交易試點解讀節能減排全新的“獎懲機制”
深圳為中國碳交易試點區域,成果顯著,有力的推動了全國碳交易的全面市場化。碳交易不僅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還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促進節能減排的倒逼機制。碳排放權交易是促進溫室氣體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經濟杠桿。
由中國(深圳)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產業博覽會組委會和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主辦,深圳市碳交辦指導,以及深圳市節博會議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4中國首屆碳交易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于2014年8月27日在深圳市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此次論壇,是第五屆中國(深圳)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產業博覽會的同期活動,是它的主題論壇之一,將進一步深化節博會的產業推動作用和企業服務職能,并且凸顯碳交易對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重大意義。該論壇匯集了目前全國7家碳交易所的領導專家,并以建行為牽頭單位共同商討了深圳未來的“碳金融”發展策略。
深圳:做碳交易標桿 助推節能減排
2014年上半年,深圳碳交易履約率達到了99%以上。成為全國首個總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的碳市場,至今仍保持總成交額全國第一的紀錄。2014年下半年,深圳市將啟動1億元的節能減排項目資助計劃,支持、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減排。與此同時,深圳建設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碳排放管控體系,主要包括深工業企業碳市場、建筑碳市場和交通碳市場等。深圳的碳交易目標是,逐步建成具有兼容性、開放性和示范效應的區域碳排放交易市場,最終構建具備中國特色、輻射影響全國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深圳碳排放交易體系首批納入635家工業企業,減排成效顯著。深圳碳交易體系結構性減排初顯成效,制造業結構中低碳強度、低能耗行業占比上升。為該市完成“十二五”期間萬元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強度下降21%的目標做出了貢獻。
碳交易實行“強力”機制,企業亟需意識轉變
為了大力推動碳交易的發展,完成節能減排的最終目標,深圳將大部分的高能耗、高排放企業行業強制納入了減排的范圍。與此同時,深圳市逐步完善了碳交易權運作的獎懲機制,將對未及時履約的企業做出明確嚴厲的行政處罰。并計劃進一步擴大碳交易覆蓋面;進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場監管制度,加強對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信息披露、風險控制與交易收費的監管;進一步完善碳交易的信息系統建設,建立政府和管控企業以及碳交易市場投資者之間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提高碳市場監管工作效率。這也就意味著,碳交易規則將勢在必行,企業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碳交易的機制,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是一個必須要遵守的規則,也是企業發展必須要靈活掌控的環節。碳排放權不足將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而碳排放權溢出,則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金融產品,促進企業的招商引資,增加企業活力。
由于中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碳權主體意識、成本意識不強,交易機制還不完善。在運行過程中,一些企業缺乏自主運作的意識,這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將是一個重要的阻礙。碳權管控企業一定要轉變自身的觀念,化被動為主動,強化對碳交易的了解,培養對碳金融產品的運作經驗,加強與市場投資者的合作,學會靈活的運用相關的銀行產品,這將有利于提高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