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車企亮起了向新能源車領域進軍的“信號燈”。 作為汽車行業的年底收官之作,廣州車展已經成為全國車市的風向標。并不樂觀的汽車銷售環境,盡管給明年車市“保增長”帶來較大壓力,但在國內市場龐大的需求下,車市較長期保持良性增長的趨勢依然存在。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逐年提升,汽車節油、環保將發生顛覆性變化。 在今年廣州車展上,我們不難看出,眾多車企亮起了向新能源車領域進軍的“信號燈”。據統計,國際品牌、合資品牌以及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數目多達54款,而且這些車型中大多數即將在明年或被引進或被投產。例如,雪佛蘭增程型電動車Volt沃藍達、本田CR-Z、insight、豐田普銳斯等等,就連“油老虎”路虎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首款油電混合動力車型攬勝Rangge-e。汽車企業相關人士透露,工信部公布的“產業技術創新規劃”中,未來對汽車的節能減排要求更為苛刻,要達到2020年的環保法規,汽車企業必須將自身最環保的新車引入中國,并實現量化。這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原動力。 從今年10月份開始,節能減排汽車補貼門檻提高,已經為汽車發展指明了方向。開發更經濟、省油的汽車將成為主流,消費者不僅會改變對新能源車一些固有的偏見,同時新能源車隨著市場的活躍,價格也會更加親民。目前,豐田已經在江蘇常熟設立了技術研究中心,專門支持豐田兩家在華合資企業在混合動力車方面的研發。而本田也加快了引入環保新車型的步伐,CR-Z、insight、FIT HYBIRD在內的多款車型明年上市,而價格方面也將會繼續縮小與傳統汽車之間的差距。雷克薩斯也正式引進了首款小排量混合動力車型,起步價不足40萬元;上海通用別克君越的混合動力車型實現省油25%,價格卻只比傳統車型高出2萬元左右。 日系車在傳統發動機上的經濟燃油性優勢并不突出,而在混合動力的優勢會相對明顯。大力發展混合動力已經成為日系車崛起的重要機會,借此扭轉在華市場的不利局面。據悉,美國、日本等混合動力車型在成熟的市場,部分車型的混合動力版已經占據單車型銷量的50%以上。新能源車時代的步伐已越來越近。(邵玉梅) |